有的时候他们会站在路边,去观察车主拿着什么饮料?有的时候他们则会讨论和分析二胎政策和城镇化这样宏大的社会课题?在汽车研究中心里,他们用不少时间研究得都是同车辆本身似乎是“风马牛不相及”的课题。而更加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新近履新的中国研发中心的“掌门人”——戴姆勒大中华区投资有限公司高级执行副总裁、梅赛德斯-奔驰乘用车中国研发中心负责人安尔翰博士教授首次同中国媒体见面,谈论的关键词之一却是“量身定制的高级成衣”。
究竟奔驰乘用车中国研发中心有着哪些不同之处?在总部拥有着深厚人脉的安尔翰博士为何会来到中国?这群神秘的汽车工程师有着哪些“中国任务”?频道记者走进望京研发园三期,一探奔驰乘用车中国研发中心的“秘密”。“我们就是德国工程师的眼睛和耳朵”即使对奔驰自己的汽车工程师而言,新来的同事的工作都多少有些令人费解。
他们大部分时间会出现在汽车工程师很少露面的地方,比如他们可能会站在路边或停车场,去观察中国消费者是拿着什么饮料去坐车?有的时候,他们走访了十余个城市,面对面同数以千计的奔驰车主聊天,拍摄数万张照片,是为了了解不同区域车主在使用储物空间上的不同之处。有的时候,他们则变身人体学“医生”,去测量中国车主普遍身高和德国车主身高的不同,以及坐姿情况下的身体曲线变化。“根据分析,洛阳的奔驰车主车里很多时候装的都是成箱的白酒,显然是为了满足商务需求。
而杭州的车主很多都配有雨伞,这同杭州当地多雨的季节气候息息相关。”这个团队的专家向记者介绍着他们的研究过程。
而这些神秘的“社会工程师”,他们隶属于梅赛德斯-奔驰乘用车中国研发中心最新成立的的“中国市场洞察与产品概念部”。这一部门的工作范围广泛,从致力于为中国客户提供最高级别座椅舒适性的人体工程学标准和人体测量学研究,到分析中国客户使用空调偏好,再到研究中国客户车内储物习惯。“我们就是德国工程师的眼睛和耳朵”当谈及其部门的角色,在中国生活多年、中国市场洞察与产品概念部负责人史蔼玲女士笑言。“史蔼玲们”不仅仅要思考车辆本身,更是要思考戴姆勒如何适应未来中国社会和出行方式变革。
“城镇化发展将对交通方式变革产生怎样的影响?”“二胎政策将如何改变中国消费者的购车消费需求?”这些看似庞大的社会课题是史蔼玲所负责部门需要帮助戴姆勒回答和思考的。实际上,这些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工作同车辆研发过程中的本土化息息相关。史蔼玲强调,“中国市场洞察与产品概念”部的专家立秋始终以客户为先,在传统的市场调研基础上采用贴近市场的调查方法,开展全面深入的研究。此外,这一部门还持续关注社会文化潮流,从中发掘可能对未来梅赛德斯-奔驰车辆产生影响的各类趋势。
”而这一切都只是冰山一角。随着梅赛德斯-奔驰乘用车中国研发中心2014年底正式揭幕,戴姆勒将其在华研发业务推向了全新高度。
早在2006年,戴姆勒就开设了在华的首个研发机构,并于当年实现了梅赛德斯-奔驰E级轿车的国产化。此后,戴姆勒中国研发部门的工作范围和人员规模就不断扩大。2009年,梅赛德斯-奔驰成为在京开设高级设计中心的首个德国豪华汽车品牌。
为了更好满足中国客户的需求,研发中心先后成立了国产化及车辆开发、车载智能信息系统及信息娱乐系统部门,近期又设立了“中国市场洞察与产品概念”这一全新部门。近年,戴姆勒集团对设在北京的乘用车中国研发中心投入资金更是总计高达8.65亿元人民币。这一切都是为了一个目的,他们需要拼图中国豪华汽车群体的“需求代码”。“奔驰就是量身定制的高级成衣”提及梅赛德斯-奔驰乘用车中国研发中心,就不得不提及它的“灵魂人物”,即近期履新的戴姆勒大中华区投资有限公司高级执行副总裁、梅赛德斯-奔驰乘用车中国研发中心负责人安尔翰博士教授。
这位拥有二十多年汽车研发经验、骨子里流淌着“奔驰血统”的欧洲汽车人为何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他在中国肩负着怎样的使命?首次在中国媒体面前亮相的安尔翰博士可谓是有问必答,滔滔不绝。作为刚刚上任仅4周时间的中国研发工作的“掌门人”,安尔翰博士所面临的课题是如何在保持奔驰百年以来既有的风格之上,在深入理解中国消费者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专属中国”的车型设计意见,为中国市场“量体裁衣”。“我们的中国研发中心,目前拥有近450名专业的工程师和设计师,员工人数较去年增长约30%,清晰表明我们植根本土,立足长远。”安尔翰博士教授强调:“我们之所以能在华实现可持续发展,全因我们始终重视倾听客户的声音。
我们在各个研发领域的工作进展顺利,表明我们一直秉持‘心所向,驰以恒’的精神,致力于为中国客户提供最适合其需求的产品。”“我们真切地期望能够深层理解中国客户的需求,通过深入调研中国市场需求,并在未来产品创意和概念中体现这些需求,为中国客户开发独出心裁的产品。这是研发中心工作的重点。”拥有多年欧洲工作经验的他在面对如此庞大的市场和多元化的需求,显露的是奔驰溢于言表的兴奋和跃跃欲试的决心。
作为资深的汽车工程师,拥有着浓厚奔驰情节的安尔翰博士也言简意赅地表达了对于奔驰汽车产品的理解,“奔驰就是量身定制的高级成衣!”。“我们之所以能在华实现可持续发展,全因我们始终重视倾听客户的声音。
我们在各个研发领域的工作进展顺利,表明我们一直秉持‘心所向,驰以恒’的精神,致力于为中国客户提供最适合其需求的产品。”作为“行驶”在全球市场的汽车品牌,奔驰深知,“一刀切”的产品绝非必胜法宝,尤其是针对中国市场,更是如此。而细节决定胜败,汽车研发本土化的精髓不仅仅在于整体车型的翻天覆地的重塑,更多的功夫要体现在细节的打磨和处理之上。
中国研发中心的努力正在发挥着成效。比如,国产车型长轴距C级轿车上,其轴距增加了8厘米,为后排乘客带来更为宽敞的腿部空间,营造出更为舒适的驾乘体验。
针对后排乘客的舒适体验包括更大更柔软的座垫、更舒适的头枕设计。为提供更多的舒适性,后座乘客还可自主调节副驾驶座椅。这一切都是为了呼应越来越多的中国消费者更多时间是乘坐在后排,期望有豪华头等舱的舒适体验。
而为了迎合中国当下愈演愈烈的互联网+社会浪潮,以及当下微信几乎成为了不少中国消费者生活必需品的趋势,梅赛德斯-奔驰作为首个豪华车品牌率先与腾讯合作,引入车载“微信互联”服务,GLE运动SUV将是首款配备微信互联服务的车型。赢在“起跑线”“得中国者,得天下”为了在未来白热化的市场竞争中,就需要更加快速、更加准确的“读懂中国”,戴姆勒奔驰期望通过加强车型研发环节的本土化融合。“及早理解当下需求和对未来做出前瞻性的判断,在车型研发之初就将中国化的考量注入其中”。
从德国到中国,戴姆勒内部上下已经达成了共识:要想真正植入中国,必须要深入思考中国,理解中国社会和中国消费者的特殊需求,并将这些差异化系统整理分析,融入到车型研发的本土化进程之中。能否为中国市场“量身定制”更多的具有中国“标签”的专属车型,将决定奔驰品牌是否能够在中国市场立于不败之地的必要条件。根据记者观察,相比不少品牌仅仅是将本土研发资源投放在中国研发中心不同的是,奔驰乘用车中国研发中心在戴姆勒全球研发体系中拥有着“特殊”的话语权。
作为奔驰研发体系中的资深“元老”,安尔翰博士并不避讳谈及他在德国总部工程师群体中拥有着庞大的深厚“人脉”,并认为这些人脉将助力他和中国研发团队去说服总部接受来自中国的“声音”。但他强调,使用这些人脉的可能性极低,因为他感受到的是在德国总部,中国市场和中国声音已经被“摆放”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我在来中国之前,就感受到了德国同行们对于中国市场的看重,而之所以派我来,也是基于这样的共识。”以“新常态”为特征的中国经济进入到了新的周期,而在销量低迷的中国豪华车市中,多年来在华发展一直磕磕绊绊的奔驰却逆势走出了一条上扬曲线。据《汽车新闻》欧洲版10月6日报道,今年9月,奔驰连续第31个月创全球销量纪录,共交付约18.84万辆汽车,同比增长16%。
在华销量同比大幅提高53%。据法国国际广播电台10月11日报道,尽管中国汽车市场有所疲软,但德国豪华轿车品牌奔驰在中国连破记录,9月创中国销售最佳月。
此外,据德国《斯图加特消息报》报道,奔驰在中国的破纪录之旅还在继续。8月销售增长为破纪录的53%;而9月再次破纪录,同比增长达53.2%。全年增长达30.9%。
为何新常态下,奔驰为何反而能从之前颓势中强势复出、展现出“星光熠熠”的一面?除了销售市场环节本土化战略深耕之外,本土化车型的研发和导入功不可没。可以肯定的是,希望将高速增长变成“常态”的奔驰和意欲决战中国的戴姆勒高层自然会寄予安尔翰博士教授和中国研发中心更大的期待。
无疑,“赢在起跑线”这样的信念让安尔翰博士教授和中国研发中心的“量体裁衣”有了更深的含义。
本文来源:亚美体育app-www.csjinhan.com